写在前面

高考前一个月读完月亮与六便士,到现在动笔差不多过去两个多月了,许多细节也不免遗忘,而且以下也是我个人的看法,如有异论,欢迎交流讨论


故事梗概

思特里克兰德是个在伦敦做事的证券经纪人,他有一个富裕和美满的家庭:妻子漂亮,两个孩子健康快乐。
但是,在他们婚后的第17个年头,他突然离家去了巴黎,抛弃了在外人看来很好的事业和家庭。就在人们以为他的出走是因为有外遇的时候,人们发现的事实却是:他原来只是为了画画。
这时的思特里克兰德没有任何的绘画基础,他只是爱好画画而已。在外人看来,他简直疯了,他的生活开始变得窘迫,几次险些因饥饿和疾病而死。他画的画也完全不像个样子,总是在原有的事物上进行破坏,除了有个蹩脚的画家伯朗士-施特略夫把他当成上帝外,任何人都不会买他的画,事实上他也从不轻易卖画。
他不停地流浪,最后来到了塔西提岛,与一个土著姑娘爱塔结了婚。这时的他看起来似乎很知足,他有了一个土著人做妻子,他们生活在与世隔绝的地方,他每天都在那里作画。但不幸的是,不久他就感染了麻风病,在他病逝的前一年,他成了瞎子。爱塔一直照顾着他,直到他完成了自己的巨型壁画,身体溃烂而死。他的妻子依照他的遗言焚毁了挂满壁画的屋子,甚至没有留下一根木头。

为方便解析,下文将分为思特里克兰德受到“艺术感召”前,与受到“艺术感召”后两个阶段


生活 · 理性 · 人格

在受到“艺术感召”前,思特里克兰德无疑是个传统意义上的好丈夫,好父亲,有着体面的工作,夫妻关系一直都和睦,家庭美满,小说中对于这一时期的思特里克兰德描写得并不多,也没有太多的心理描写,所以我们无从得知当时的他心中是怎样一种状态,但是至少从外在上来看,无疑是十分美好圆满的。
而在到“艺术感召”之后,思特里克兰德就像着魔了一样,变得不顾一切(直接离开家到巴黎,钱,合约都不管了),没有责任心(离开尚无能力自立的妻子和孩子),冷漠无情(坦然接受自己恩人的妻子的示爱而没有丝毫愧疚),至此,他几乎已经丧失了所有作为社会属性人的可能,也失去了作为一个正常人的人格

艺术 · 感性 · 感召

此方面我们依旧分为两个阶段来看
在受到“艺术感召”前,他对艺术并不感兴趣,从他妻子的口中得知他曾经接触过但很快就放弃了,这个时期的他,和大多数人一样,并没有对艺术展现出太高的热情或者天分,甚至可以说是毫无天分(当时看来)
而在到“艺术感召”之后,他对于艺术,展现出了极高的狂热和天赋(存疑),到了“我必须画画,就像溺水的人必须挣扎。”(摘自原文)的地步,对于画画以外的事全都漠不关心

如果再直观点的话,可以这样来看出区别

生活艺术时间段
100%0%“艺术感召”前
0%100%“艺术感召”后

终于凑够了字数(划掉)

艺术同生活的拉扯

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分为艺术,生活两部分,只是所占比例的多少不同。生活的部分让人得以生活在社会中,正常的与人交流,而艺术的部分,则是使人得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。

我始终认为,每个人的一生中,总会受到那么几次“艺术感召”,就如同无神论者见证了神迹后的震撼,进而死心塌地地信奉神明一样,不过是时间的早晚和程度的强弱有所区别,程度弱的,会变得开始懂得欣赏艺术,程度强的,会不由自主的去亲近艺术。文中的思特里克兰德则是一个极端的例子,他的感召强度可以说是极致,将生活部分吞噬殆尽,以至他抛弃了责任,人伦等等生活中必要的东西,将一切都献给艺术。

他好像一点也不泄气,别人的意见丝毫左右不了他的心智。

对于很多人来说觉得难以忍受的事情,他却完全不觉得苦。

艺术

文中也曾说到

老实讲,把艺术看作只有名工巧匠才能完全理解的艺术技巧,其实是一种荒谬的误解。艺术是什么?艺术是感情的表露,艺术使用的是一种人人都能理解的语言。

以及借布吕诺船长的口说出:

我不是告诉你了,从某一个角度讲,我也是个艺术家吗?我在自己身上也深深感到激励着他的那种热望。但是他的手段是绘画,我的却是生活。

所以,艺术更多的应该是一种追求,它可以表现为画画,也可以表现为生活,以及其他任何一种。“艺术感召”应该是发现自己的真正想要的是什么

最后,希望你也受到自己专属的“艺术感召”,找到你所热爱的东西,并最终得以如偿。